随着2025年欧洲杯的临近,德国足协(DFB)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项重要声明,确认德国国家队在整个赛事期间将不会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活动,这一决定迅速成为国际足坛关注的焦点,德媒《踢球者》和《图片报》均以头版报道,强调德国足协希望球队“专注于足球本身”,避免将体育与政治议题混为一谈。
德国足协主席贝尔恩德·诺伊恩多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的核心任务是代表德国参加最高水平的足球竞赛,欧洲杯是体育的盛会,而非政治平台,球队和教练组已达成共识,将全力争取竞技成绩,不分散精力于其他领域。”这一表态被解读为对近年来国际体育赛事中频繁出现的政治争议的回应。
德国队主帅纳格尔斯曼也支持这一立场:“球员们清楚自己的责任——用场上表现说话,我们尊重社会议题,但欧洲杯期间,足球才是唯一语言。”据悉,德国足协已将此原则写入球队的《欧洲杯行为准则》,要求全体成员遵守。
德国足协的声明并非孤立事件,2024年,国际足联更新了《足球竞赛规则》,明确要求参赛队伍“避免在比赛场地、新闻发布会等官方场合展示政治或宗教信息”,违者可能面临处罚,德国足协的决策既是对规则的遵守,也延续了其长期以来“体育非政治化”的立场。
历史数据显示,德国队在大赛期间极少公开涉足政治议题,2016年欧洲杯和2022年世界杯期间,球队均未参与场外抗议活动,2020年欧洲杯上,队长诺伊尔佩戴彩虹袖标支持LGBTQ+群体的行为曾引发争议,最终欧足联以“不处罚”息事宁人,此次德国足协的声明被认为是对类似事件的预防性措施。
目前效力于拜仁慕尼黑的中场核心基米希表示:“我们理解足协的决定,球迷希望看到精彩的比赛,而不是政治辩论。”多特蒙德后卫施洛特贝克则称:“足球可以传递价值观,但欧洲杯的核心是竞技。”
部分球员私下表达了不同意见,一位不愿具名的国脚向《明镜周刊》透露:“足球从来无法完全脱离社会,但我们必须尊重团队纪律。”德国职业球员工会(VDV)发表中立声明,强调“球员的个人立场应得到尊重”,但未直接反对足协政策。
德国国内对此反应两极,体育评论员马蒂亚斯·吕迪在《法兰克福汇报》撰文称赞足协“捍卫了足球的纯粹性”:“当其他球队用政治符号制造分裂时,德国队选择团结——这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相反,社民党议员拉尔斯·克林贝尔批评称:“体育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德国队不应回避社会责任。”人权组织“足球反对种族主义欧洲(FARE)”也呼吁球队“利用影响力为弱势群体发声”。
德国足协的立场可能影响其他参赛队伍,英格兰足总此前允许球员在2022年世界杯单膝跪地反对种族歧视,但据《泰晤士报》报道,三狮军团正重新评估2025年欧洲杯期间的类似行为,法国足协则表态“支持球员合理表达”,与德国形成鲜明对比。
欧足联主席切费林在采访中回应:“我们尊重各国足协的自主权,但欧洲杯的主题永远是足球。”分析人士指出,欧足联试图在政治表达与赛事秩序间寻找平衡,避免重演2020年欧洲杯“彩虹袖标风波”的混乱。
德国队的主要赞助商之一阿迪达斯表示“尊重足协决定”,但另一合作品牌大众汽车则强调“企业社会责任与体育密不可分”,市场研究机构Repucom的数据显示,70%的德国球迷支持国家队“专注比赛”,但年轻群体更期待球队“传递进步价值观”。
2025年欧洲杯将于6月14日至7月14日在德国10座城市举行,作为东道主,德国队的表现备受期待,历史上,德国队曾3次夺得欧洲杯冠军,最近一次是1996年,主帅纳格尔斯曼的目标是“至少闯入四强”,而避开政治争议或许能为球队减少场外干扰。
在全球化与社交媒体时代,体育与政治的彻底分离几乎不可能,德国队的声明虽明确了底线,但若赛场内外出现种族歧视、性别平等或战争相关事件,球员是否仍能保持沉默?这将成为欧洲杯潜在的隐形议题。
德国足协的决策为2025年欧洲杯定下基调:足球是赛场上的较量,而非政治立场的擂台,这一选择既是对传统的回归,也是对未来的试探,当哨声响起时,球迷的目光将聚焦于绿茵场——但场外的讨论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