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涂黑的球衣,一个被抹去的标志,一场跨越数年的恩怨情仇,正成为中国足坛新的焦点。
天津泰达旧将荣昊在一场热身赛中,用黑色胶带遮住了训练服上的泰达队徽,这一举动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人称赞他“真性情”,也有人批评他“作秀炒作”。
这位37岁的老将如今效力于新球队,但与老东家的往事似乎仍未翻篇,当他站在训练场上,面无表情地遮盖那个曾经代表荣誉与归属的符号时,他可能没想到这个动作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上周五下午,一场普通的热身赛在南方某训练基地进行,转播镜头捕捉到了一个细节:效力于新俱乐部的荣昊,身穿的训练服上原本印有泰达队徽的位置,被一条黑色胶带完全覆盖。
这一画面被敏锐的球迷截图并在社交媒体传播,短短几小时内就登上了多个体育论坛的热搜榜。
这不是荣昊首次面对老东家,但却是他首次采取如此直观的方式表达态度,比赛过程中,这位老将表现积极,多次完成关键抢断,与遮盖队徽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荣昊与天津泰达的缘分始于2019赛季,当时这位国脚级边后卫从广州恒大租借加盟,立即成为球队主力,帮助泰达成功保级。
2020赛季,泰达正式买断荣昊,那个赛季他出战18场比赛,尽管球队战绩起伏,但荣昊的职业精神从未受到质疑。
裂痕出现在2021赛季后,随着泰达俱乐部投资方出现问题,球队开始欠薪,荣昊与多名球员选择离队,有报道称,荣昊离队时仍有部分薪水未结清,双方未能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
事件 timing 值得玩味,就在荣昊涂掉队徽的前一周,现役国脚韦世豪因与裁判冲突遭到足协重罚,禁赛多场并罚款数万元。
韦世豪的处罚决定引发了不少球员私下不满,认为量刑过重,有知情人士透露,多名球员曾商议以某种方式声援韦世豪。
荣昊与韦世豪私交甚好,两人曾在广州恒大并肩作战,荣昊此次行为是否在转移舆论焦点,帮助韦世豪减轻舆论压力?这种猜测增加了事件解读的复杂性。
前国脚李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球员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应该被尊重。”这条微博获得超过5000次点赞,但也引发不少争议。
支持者认为,荣昊作为被欠薪的球员之一,有权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满。“俱乐部先不尊重球员,凭什么要求球员一味保持沉默?”一名网友评论道。
反对声音则指出:“无论有什么恩怨,公开涂抹队徽都是缺乏职业素养的表现。”天津当地媒体人王长惠撰文写道:“这种方式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加剧对立。”
荣昊的行为背后,是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劳资矛盾,近年来,多家中超、中甲俱乐部出现欠薪问题,尽管足协出台了多项政策保护球员权益,但执行效果有限。
2022-2023赛季,至少有三家俱乐部因欠薪被足协扣除联赛积分,但球员真正拿回欠薪的案例少之又少。
一些球员选择国际仲裁,但过程漫长且成本高昂,大多数球员只能接受打折支付或干脆放弃,荣昊的“个人抗议”实际上反映了整个球员群体的困境。
从传播学角度看,荣昊的行为是一次成功的注意力获取,通过一个简单动作,他成功将公众视线引向了球员欠薪问题。
泰达俱乐部尚未官方回应,但消息人士透露,俱乐部内部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荣昊有意制造对立情绪,考虑到荣昊已经离队,俱乐部可能不会高调回应,避免给事件增加热度。
有趣的是,荣昊新东家也保持沉默,球队新闻官私下表示:“这是球员个人行为,俱乐部尊重但不参与。”这种暧昧态度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荣昊的表达。
涂抹队徽在国际足坛并非没有先例,2010年,特维斯在曼城效力时曾公开擦拭队徽,引发轩然大波,最终以道歉收场。
更近的例子是2021年,梅西离开巴萨时发布会上掩面哭泣,但没有人质疑他对俱乐部的感情,表达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舆论反应的差异。
中国足球文化中,俱乐部符号的神圣性尚未完全建立,这也是为什么荣昊的行为获得部分理解的原因,但同样行为在欧洲足坛可能招致更严厉的批评。
事件仍在发酵,泰达球迷组织已经发表联合声明,要求荣昊公开道歉,而球员方面至今保持沉默,没有任何解释或表态。
法律层面,荣昊的行为可能违反了中国足协关于“维护比赛形象”的相关规定,理论上可能面临处罚,但考虑到事件的复杂性和舆论的分化,足协很可能选择低调处理。
那个被涂黑的队徽,如同一个沉默的宣言,讲述着中国足球转型期的阵痛与迷茫,无论荣昊的初衷是什么,他已经成功引发了人们对球员权益、俱乐部文化和足球伦理的深入思考。